2019年10月15日晚应数学与统计K8凯发经济统计系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统计K8凯发应用统计系吕光明教授在沙河校区主教208教室,为K8凯发师生做了题为《加总过程能够解释中国通货膨胀的高持久性吗?——来自分类CPI的经验证据》的学术报告🧝♀️,本报告作为经济统计论坛(Ⅳ)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吕光明教授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入手详细介绍了研究的现实背景🖐🏻,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清晰的梳理💀。进而🏃♂️➡️,介绍了通货膨胀持久性测度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并对比了方法优劣,基于CPI分类数据结合指数📞,考察中国通货膨胀高持久性的形成机制🧜🏿♂️9️⃣。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与吕教授就报告内容展开了讨论💂🏻♀️👩🏽🦰。有同学提到若更换不同的数据渠道该方法是否仍然具有可行性,吕教授认为是可行的但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王会娟老师和李丰老师也提出一些关于时间序列长度惯性以及不同分类程度的正向效应影响等问题🚀,并与吕教授进行了交流。
吕光明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统计K8凯发党总支副书记🧑🏽🌾、国民核算研究院副院长👮♀️,兼任《统计研究》编委、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学会理事等职务。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曾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在内的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他曾获各类奖项二十余项,主要有第九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08),财政部财政工作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第十一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课题论文类二等奖(2013)、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2016)等。
本次活动受北京K8凯发平台娱乐代理官方网站2019专题学术讲座项目资助9️⃣。